《文斋堂》首届征文比赛第272篇:潘明·征文【老实八角的日子
跟随“文斋堂”,与你一路同行
老实八角的日子
文/潘明
我时常想,屈指可数,过去的日子离现在只有一里之遥。但对比一些人和事,为什么过去和现在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呢?
偶尔看老电影的时候,我觉得几十年前的人物面孔,男人、女人、孩子,和今天的人有着明显而微妙的不同。当然,这种差异与人类的进化(这个过程以万年为单位来衡量)无关,也不仅仅是服装上的“代沟”造成的时尚与陈安的反差。从本质上来说,人的内心本质在面部表情上的表现是不同的——那时候的人普遍比现在的人淳朴得多,而且大多看起来诚实有礼。
用今天的眼光看过去,我觉得那个时代的人做事都比较专一,遇到问题不会急转头。有时他们是如此真诚,以致于他们几乎是愚蠢的。例如,在家居住时,妇女在更换、洗涤被褥后,应将床单的棉绒铺在床上,并反复舒展。然后穿好长针线,弯着腰,一寸一寸地费力地缝了半天。为什么他们没有想到像现在的人那样用点小技巧,把床单做成一个大袋子,把饺子塞进去,“砰”的一声拉上拉链,拉动四个角,摇一摇,就完成了。这有多方便?刚刚过去的冬天,在西北风中骑行时,有眼力的人都会戴上口罩,以避风御寒。不过,面具是单调的白色棉纱布,看上去就像是在脸上贴了一面暗淡的石膏墙。脸庞顿时失去了生机,乍一看有些冷漠无常。现在的人们太聪明了,可以把那方寸布料变成一个神奇的屏风,在上面创造出无穷无尽的怪诞图案:精致的花卉装饰、卡通图画,还有另类的图案——比如两张猩红的火红嘴唇、一对蝙蝠。骑士的牙齿锋利,嘴巴锋利。他的真面目一时间被掩盖,但他却借机展示了自己的独特性,赢得了路人的注意。
那个时候,人们不知道如何谋生,所以就会专心做傻事,做傻事。生活十分贫困,老百姓普遍缺吃少穿。但内心的性格决定气质。人们不着急,遵守规则,老老实实地度过缓慢的日子。
农民的田间劳动遵循天理、时令,遵循农耕传承。日出时,人们锄地,日落时,人们牵着牛耕田。他们根据季节轮作农作物,努力播种收获。除了刺绣式的精耕细作,锄地日中午挥汗如雨,粮食回仓时的精心收割,没有人去追求基因突变带来的农作物产量的奇异飙升。种子。就连各级行政部门一度推行的“双季稻”,也因为不合时宜而受到农村群众的强烈抵制。新鲜蔬菜和水果根据季节种植和收获。我从来没有想到会有“反季节”的蔬菜可以收获。育苗育苗采用农家肥,除草、杀虫均由人工完成。整天在地里干活,我一点也不累,心里还很平静:我都变成泥鳅了,还怕一脸泥巴吗?圈里的猪、羊、鸡、鸭都是用一把把草和一葫芦糠“拯救”出来的,它们秘密地生长了数月、数年。直到它们的肥肉逐渐堆积起来,变胖了,才被宣布“放生”。 。我们绝不会用神奇的配方饲料加催肥剂来喂养牲畜的肠胃,导致它们在短时间内像馒头一样迅速膨胀。他们的尺寸和重量将是他们祖先的两倍,他们将转变为皇家秩序。让人害怕的“外星人”。
当年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都很好。家禽的肉质鲜嫩可口,难以形容。蒜苗回锅肉还没有煮熟,诱人的香味就已经充满了院子,跃过了院墙,让路人忍不住倒吸几口凉气;新鲜的蔬菜和蔬菜很好吃。没有农药、化肥留下的异味,也不用用清水浸泡半天。吞咽后,肠胃仍溢香;新磨的米煮成粥,又白又稠,就像涂了猪油一样。沾上刚干的辣椒酱,放进嘴里。太好吃了!一切都很好,但不幸的是输出永远不够。农忙时节,有的家庭甚至断粮。但即便如此,他们依然坚守农民信条,绝不会在农业经营上搞欺骗、弄虚作假,机会主义违背了他们的良心。他们固执地认为,任何违背常理、违背道德的事情都叫“逆时代”,迟早会倒霉、遭报应。
就算吃不饱,也要穷。在河沟里钓鱼时,你不会吃你钓到的泥鳅,因为它们认为泥鳅是在淤泥上长大的,太咸了。当你捕获小虾时,它们只适合喂猫。你不能在田里抓青蛙,因为它们是保护食物的益虫。无意中钓到一条大腹带卵的母鱼,应该立即放生,说它害了那么多人的命,你还不起债。我一头雾水,却不知道它们都是高蛋白、高营养的产品。如今,只要人们忍不住想吃,海陆空各种飞禽走兽都有哪些禁忌呢?连蚂蚁、蚯蚓、蚕蛹都被送给富人宴客,据说是延年益寿的美容佳品。菜地里那些青笋、叶子、萝卜缨,以前都是剥下来喂猪的。现在,它们被制作成精美的图案,放在大酒店的宴会桌上,被称为“凤凰摆尾”、“群英荟萃”等。身边都是贵重物品,乌鸦立刻变成了凤凰。
那时候,布票的供应是按照头的大小严格限制的,经济吃紧。许多家庭每个季节每人只有一套衣服。在一个有很多兄弟姐妹的家庭里,一套衣服必须从老大、老二到老三传下来。破烂的衣服在每个家庭都是常见的景象。人穷的时候,还得要面子,所以才做缝纫。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针、麻线、线和小剪刀。大人小孩出门,浑身上下都没有几处伤痕。如果补片上的针线密密麻麻,把伤疤遮得严严实实,那么拔针的人一定是聪明的儿媳妇或者贤惠的母亲。如果你看到一个孩子的肩膀、肩膀、膝盖上都贴着歪歪斜斜的补丁,而且缝线很差,不言而喻,人们就会知道这个孩子生活艰苦,母亲去世早,补丁是勉强的。笨拙的男主人的杰作。人们顿时红了眼眶,轻轻地抱住了自己的孩子,摇了摇头,长长地叹了口气……与今天的人们相比,在穿衣方面,那时的人们显得有些幼稚。来。现在的人想象力很丰富:衣服破烂了吗?这是多么浪漫的时尚意境啊!想一想,人类的天体本来就很雍容,光影透着些许春光,仿歌先内敛,词句停顿,这是多么美妙又新潮的味道。看看现在市场上的时尚男女。他们和朋友一起出去玩,去时装店,花很多钱购买奢侈的物品,比如那种人造大洞的裤子。难怪人们梦想拍摄的就是“漏出来”的无穷魅力。
以前,人们有空去集镇的时候,大街小巷都有专门喝茶的茶铺。原木方桌和竹椅挤在一起。一个人喝了一杯茶,三五个邻居和村民围坐在桌子旁。泡一杯绿茶、花茶、红茶、白茶随心所欲,与天上地下的神仙聊天。与此同时,又有更多的茶客陆续推门进来。熟悉的客人见状,纷纷起身招呼入座。他们喊道:“再给我来三朵花,茶钱就是我的了!”朴实真挚的家乡情怀,十分温暖人心。侍者端着长壶嘴的茶壶,在烟雾缭绕的大厅里像鱼一样游来游去,像唱戏一样喝着、续满桌上的开水,微笑着为客人服务。偶尔还有川剧大鼓、评书唱戏,给茶客增添热闹,也增加了茶馆的人气。整个茶馆就像一个嗡嗡作响的大蜂巢,除了麻将声和扑克牌声。
店外的街道就是集市,沿着台阶摆着各种摊位。卖蔬菜、水果、鸡蛋、家禽的都是村民和妇女,没有二流商贩。瓜菜是一大早从地里采摘下来的,还沾着露水和泥土,没有经过清洗、修剪、漂白或染红,让它们看起来更漂亮;当然,鸡、鸭和禽蛋也是刚从社区房屋中捕获的。都是用糠饲料喂养的,纯正原味。但他腰上并没有挂聊天盒子,而是像炸牛皮一样反复兜售:绿色食品,绝对无污染!那还需要喊吗?土特产的天然颜色是绿色;如果是对污染有害的吃货谁敢在街上卖?街上的大羊肉汤锅热气腾腾。桌凳碗筷有点简陋,不过五毛钱一碗,汤也够了。食客们可以放心,食物是正宗的,摊主做梦也没有想过卖狗肉。
偶尔去餐馆,但因为太饿了,忍不住花两块钱买一盘牙膏。餐厅都有挺拔的大堂,明亮的方桌凳,没有神秘隐秘的包间。饭菜都是普通的家常荤素菜肴,并不是昂贵的山珍海味。当然,吃饭的钱大家都是自掏腰包,点的菜和饭也很克制,只够吃,半盘汤都不剩,就是为了面子。当时我并不知道,后来有人会把进餐厅的事情变成一场不可预知的“聚餐”。设下陷阱的人利用一个秘密的“雅堂”,邀请一群人尽情吃喝(昂贵的报酬当然必须有公款报销)。当爱情越来越深的时候,他们就勾搭在一起了。请叫我兄弟。酒鬼的本意不是喝酒,而是利用“游戏”的优势,可以成功勾兑出许多“互利共赢”的好东西。
当时,理发店只能做那么一点额外的努力。人们的头发又长又脏。当他们走进理发店时,他们首先购买一个品牌,然后坐在长凳上排队。队列最后,师傅和徒弟轮流理发。不幸的是,我碰巧遇到了新弟子,手推器在我的头上犁着,时不时地拉扯我的发根。绷紧脖子,忍住。切好后,用一盆肥皂水冲洗一下就完成了。照镜子,我发现自己的头发波浪起伏,像一头“花猪”。我不好意思纠缠于理论。我出去了好几天,回家也没让人笑话我。当我重生,把“沟壑”盖住的时候,事情就结束了。看看现在有多少人一边享受生活一边思考生意。理发店已改造成“发廊”。用了一个“廊”字,就把生意做深了。理发师个个都是风姿绰约的帅哥美女,任由顾客接单。他们在给客人梳理头发时,双手在表演魔术,动作熟练而花哨。您不再需要弯腰坐在脸盆前洗头。而是仰面躺在弹簧皮床上,香喷喷的牛奶喷在身上,轻轻揉搓。洗的时候,他用催眠的声音挑逗你的耳朵:你要用油吗?需要护发吗?想要面部护理减少皱纹吗?添加全身保健按摩套餐怎么样?那一刻,你感觉自己紧张地站在温柔的无底陷阱旁边。一不小心,就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那时候,人们也养小动物,但没有那些同理心和爱的小情操,也缺乏感伤和浪漫的情怀。养狗是为了看家护院,养猫是为了捉老鼠。喜爱猫狗但不宠爱它们的人,不会温柔地称呼它们为“宝贝儿、亲爱的”,更不会给它们穿西装,给它们梳小辫,吃优质罐头,粘着它们不放。 。主人会严格规范猫狗的行为。如果他们不遵守标准,他们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因此,粪便是猫的,狗是狗的。狗的眼睛清澈,能辨别善恶;狗的耳朵很锋利,整夜张开,敏锐地捕捉异常声音的线索,忠实地履行着看家护院的职责。猫也很勤奋,把消灭啮齿动物作为终生的责任。他们恪守道德,严守底线。他们永远不会与猫和老鼠或狗和小偷和睦相处;他们绝不会串通通奸或违反自然法则。
最愚蠢的是,当时男女交朋友、谈恋爱的时候,第一次见面的时候,男生会严格到扣上衬衫的扣子,而女生则会羞得满脸通红,隐藏着低头的温柔。双方都缺乏慷慨的基础。当它们到了有人的地方,就会假装不认识,一前一后地走开。即便是在僻静的地方幽会,最多也只是有意无意地触碰一下手,低声说些含糊的话。要么去电影院并肩坐着看电影,要么男孩骑着自行车,女孩轻轻依偎在后座,去乡下像蝴蝶一样放飞心中的喜悦。所谓的爱情,也不过如此。更亲密的接触、相互的给予和占有,还要等到新婚之夜的神圣时刻。这怎么能和当今的一些潮流引领者相比呢。异性一在虚拟网络空间见面,只打一两个电话,连真身都看不到,温度直线上升。先是“帅哥”和“小可爱”互相夸奖,然后互相称呼“老公”、“老婆”。侯急着约了见面,自然是先以貌取人。每当他们喜欢对方时,他们就会立即拥抱对方、亲吻对方,让别人以为夫妻俩已经相爱了一个世纪。然后去餐馆、去酒吧、住进大酒店。更离奇的是,陌生的异性,在灯火通明的秀场,当着所有人的面,只需要进行一些露骨的问答,就可以了解对方的行情,一串红绿灯一闪而过。关闭,配对立即被宣布为成功匹配。今天的人们看得很清楚,所谓的人生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时光短暂,青春易逝。享受生活,何必磨磨蹭蹭,只争朝夕!
当时大多数人的心里都有一面明镜。一颗心敞开着,黑、白、丑、美、冷暖都分明,没有对错的混淆,在诚信上没有妥协。巷子里偶尔有人喊:抓小偷。众人齐齐伸出手脚追赶,齐声喊道:“我还能逃到哪里去!”谁都不怕小偷报复,就怕做旁观者。当遇到年老体弱的人因伤或病倒在地上痛苦地喘息时,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永远不会担心被卷入漩涡而袖手旁观,痛苦地陷入“救与不救”的道德折磨中。被救的人们似乎没有一个良心被狗吃掉了,甚至还制定了以仇报恩的计划。他们一定会带着全家来到救助者家门口,献上鲜花和横幅,紧紧握住救助者的手,真诚地表达谢意。如果有特殊的感情,两家人就会认他们为终生亲人。虽然每个人的生活都很拮据,但遇到更加困难的乞丐,他们都会同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哪怕是几个铜钱、一碗热粥、半个馒头,也都是雪地里的一团温暖。火。乞讨的人确实遇到了无法克服的障碍,不得不向陌生人求助;没有人会用健康的身体装成残疾人,在白皙的脸上抹上污垢,用欺骗和仁慈的人来赚钱。财产。连小学生都知道,学雷锋是最光荣的。如果他们在路边捡到别人丢失的物品,即使没有人看到,他们也会跳着唱着熟悉的儿歌,递给执勤的警察。如果不是自己的东西,哪怕是一分钱,你也绝对不会放进口袋里。他们从小贪针,长大后贪金。这个简单朴素的道理,早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扎根了。 ??
世事沧桑。被岁月的尘埃模糊了,往日的日子就像泛黄的旧卷轴,一页页地翻过。以前,我们对那些人和事都是诚实的。无论我们如何谈论它们,都显得格格不入。毕竟,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开拓、创新、高效的时代。然而,在过去发生的诸多事情中,总有一些珍贵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品质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在现实的匆忙中,偶尔停下来,看看我们从哪里来,品味一下过去,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简介:潘明,多年从事宣传、广播电视工作。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校园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德阳市作家协会理事。不定期在《四川文学》、《散文百首》、《四川日报》、《青年作家》、《华西都市报》、《思想智慧》、《德阳日报》、《德阳晚报》等多家新媒体平台发表散文、小说。
《文斋堂》首届征文比赛通知
一年之计从春开始,春天孕育一年的希望。让我们相约在这无限美丽的春天,迎来收获与欢乐的一年。应文友邀请,《文斋堂》决定举办首届征文比赛,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友齐聚一堂,共同吟唱春天的赞歌。
1。论文要求
1。主题:歌颂美好生活,弘扬时代正气,传播传统道德。
2。体裁:散文、短篇小说。
3。字数:最好在3000字以内。
4。时间:提交截止日期为2019年5月31日,公告日期为2019年6月10日。
5.提交方式:微信13886223417(为主)、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次要)。
6。入围基本要求:阅读量300次以上,留言40条以上,赞赏20元以上。
7。评选标准:总分=阅读分+点赞分+欣赏分
说明:阅读1分,点赞1分,有效留言1条(即1个字以上评论10条(每人限1条))
2.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300元;
二等奖2名,奖金200元;
3名三等奖奖,奖金100元;
优秀 不少于10人,奖金30元。
3.注意事项
1.参赛作者投稿时须注明“参与”字样,附上200字以内的个人介绍和高清生活照。
2.参赛作品必须以word文档或纯文本文档格式提交,必须原创且首次发表,并须获得本平台授权使用。一旦发现抄袭行为,将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行解决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3。每位作者的投稿数量不限,同一作者可获得多次奖励。
4。参赛作品不收取基本稿费。 10元以上欣赏费的50%发放给作者,赛后统一发放。
5。比赛期间,不影响平台正常发帖。
6。凡提交作品即视为同意本次大赛约定事项,大赛最终解释权归本平台所有。